胶粘剂结构胶七台河结构补强碳纤维浸渍胶施必.. 免费发布结构胶信息

七台河结构补强碳纤维浸渍胶施必达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18 02:57:13 编号:19c68qad4314c
分享
管理
举报
  • 面议

  • 碳纤维浸渍胶,碳布胶,碳胶

  • 7年

路海兵

18604084810

微信在线

产品详情

关键词
结构补强碳纤维浸渍胶,七台河碳纤维浸渍胶,结构加固碳纤维浸渍胶,碳纤维浸渍胶厂家
面向地区
全国

七台河结构补强碳纤维浸渍胶施必达品牌

碳纤维布-浸渍树脂胶
一 JGN-101碳纤维浸渍树脂胶组成及特点:
碳纤维浸渍树脂胶(粘贴纤维复合材结构胶)系A、B两组分改性环氧树脂类胶粘剂,为粘贴纤维复合材(如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芳纶纤维布等)方法加固的主要胶种,常配合结构加固底胶(JGN-102碳纤维底胶)、混凝土修补胶(JGN-103结构加固找平胶),分别在加固施工不同工序中使用。符合GB50728《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及JTG/T J22《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A级胶技术要求,通过国家标准90天湿热老化性能试验。
JGN-101碳纤维浸渍树脂胶主要特点为:
◇ 高强、高韧、耐老化;
◇ 与混凝土及纤维粘结能力强;
◇ 布胶为强触变性流体,容易湿润、渗透到纤维间,且仰面施工不滴落;
◇ 适配性广泛,可与不同品牌纤维很好适配;
◇ 室温固化,不含挥发性溶剂。
二 JGN-101碳纤维浸渍树脂胶适用条件:
粘贴纤维复合材(如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芳纶纤维布等)加固以及防腐

PD施必达碳纤维浸渍胶性能指数
抗拉强度  ≥40MPa       受拉弹性模量 ≥2500 MPa
抗压强度  ≥70MPa       伸长率 ≥1.5%
抗弯强度  ≥50MPa
浸渍胶型号:S-JGN101A/B
浸渍胶规格:10kg/组(主剂8kg/桶、固化剂2kg/桶),25kg/组(主剂20kg/桶,固化剂5kg/桶);配比(质量)A:B=4:1。
SPD施必达碳纤维浸渍胶施工流程
1、卸荷。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卸荷。
2、基底处理。裂缝部位应首行封闭处理。用混凝土角机、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        浮浆、油污等杂质。 
3、涂底胶。按主剂∶固化剂=4∶1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电动搅拌器均匀搅拌,        后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刷于混凝土表面。
4、基面找平。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填补,尽量减小        高度差。
5、粘贴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及层数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纤维布长度一般       应在3m之内。  
6、防护保护。加固后的纤维布表面应采取抹灰或喷防火涂料进行保护。

用途:(1)碳纤维布、碳纤维板、玄武岩布、芳纶布、玻纤布与混凝土构件、金属构件的粘贴;(2)纤维布粘贴胶涂刷于混凝土表面,能大幅度提高砼表面强度及与纤维布的粘接牢度;并用于浸渍、粘结、固定和保护纤维布。
组分:A、B双组分,重量配合比A:B=4:1
特点:耐酸碱,低黏度、渗透、浸渍性好、分散性好,粘结强度高。
用量:每粘贴1m2纤维布打底约需0.2公斤胶,浸渍约需1公斤(200g/ m2碳布)∽1.5公斤胶(300g/ m2碳布)。
工艺流程
基层表面处理→粘贴面修补找平 (若平整,此步骤可省去)→配置打底用胶→涂刷打底胶→卸荷(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此步骤有时省去)→配置浸渍用胶和裁剪纤维布→粘贴纤维布→固化→检验→维护
1. 基层表面处理
1.1.若是混凝土构件粘贴,应凿除粉饰层,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机磨去1-2mm厚表层,混凝土构件转角处应进行倒角处理,磨出(阳角)或补出(阴角)半径不小于20mm的光滑圆弧,打磨完毕用压缩空气吹净浮尘,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净表面,保持干燥备用。
1.2. 若是金属构件粘贴,应除油,除锈,用角磨机将金属表面打磨出现金属光泽,保持干燥备用。
1.3.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机、金刚石磨片、空压机、棉布、护目镜、防尘口罩。
2.粘贴面修补找平(若平整,此步骤可省去)
2.1.混凝土面蜂窝、麻面、凹凸部位用LYJGNR混凝土修补结构胶填平,修补胶固化后(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约5小时),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配置打底用胶
3.1. 纤维布粘贴胶为A、B两组份,配胶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钢筋制成。少量也可用Φ6、Φ8细钢筋棍人工搅拌。(注意:仅用腻刀拌和,不能搅拌均匀)。
3.2.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5∽10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均匀为止。搅拌时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3.3.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2公斤。
4.涂刷打底胶
4.1.用毛刷、滚筒或塑料刮板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注意不要漏刷,并避免气泡,等胶固化至手指触感干燥后,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2.所用主要器具: 毛刷、滚筒或塑料刮板、手套。
5.卸荷(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此步骤有时省去)
5.1.以适度卸荷加固效果佳,一般可仅卸去活荷载,如人员、办公机具等,并尽量减小施工临时荷载。
5.2.恒载卸荷可采用千斤顶、垫板、顶杆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施加反力大小易控制,减少应力滞后,更利于纤维布与原构件协同受力,加固效果良好。
6.配置浸渍用胶和裁剪纤维布
6.1.按比例称量准确,可用机械搅拌,少量也可用Φ6、Φ8细钢筋棍人工搅拌。(注意:仅用腻刀拌和,不能搅拌均匀)。
6.2.每次配置量以小于3公斤为宜,现配现用。
6.3.按设计要求的尺寸用锋利剪刀裁剪纤维布,注意整齐划一,避免毛刺。宜在平整的木板、纸板、塑料布上裁剪,以保持纤维布的洁净。
6.4.所用主要器具:搅拌器、容器、衡器、剪刀、手套
7.粘贴纤维布
7.1.将纤维布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粘贴部位和纤维布上,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75%的胶涂抹在纤维布的粘贴面,当粘贴后,剩余的25%的胶涂抹于纤维布外表面。)
7.2.将涂好胶的纤维布,拉紧对齐后粘贴,用塑料刮板或滚筒(用去掉外边绒毛的涂料滚筒即可),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直至胶液渗出。然后在纤维布外表面也均匀涂抹胶,并反复滚压,使结构胶双向充分浸润纤维布。
7.3.若多层粘贴,待手指触感干燥,可进行下一层粘贴(重复6步、7步)。
7.4.纤维布若需搭接,搭接长度不宜小于0.2米。
7.5.所用主要器具: 滚筒、刮板、手套。
8.固化
8.1.若固化温度25℃左右,3天即可负载使用。若固化温度5℃左右,5天可负载使用。
9.检验
9.1.检验时可用小锤轻击或手压粘贴面判断粘贴效果,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5%,如出现轻微空鼓(面积小于100cm2)可采取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补救。若空鼓面积大于100cm2,宜将空鼓处的纤维布切除,补粘四周搭接长度大于0.2米的纤维布块。
9.2.对重要构件也可采用载荷检测,一般采用分级加载至正常荷载的标准值,检测结果较直观、可靠,但费用较高,需要准备千斤顶或配重(常用沙袋、砖块)、百分表、裂缝显微镜。
10.维护
10.1.粘贴48小时后,可粉刷20mm厚M15水泥砂浆或喷砂保护。
10.2.注意外层胶初凝前宜撒少量干净粗砂或豆石,以利于粉刷界面的结合。
11.注意事项
11.1.粘贴面是否按要求处理、胶配比是否准确、是否搅拌均匀、胶是否将碳布完全浸透决定了粘贴效果的好坏。
11.2.纤维布粘贴构造措施尚宜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有关规定。
11.3.推荐的搅拌时间应予以,冬季施工并应再延长3分钟。A、B胶配胶工具不得混用。包装桶内一次用不完的胶注意重新盖严密封贮存。
11.4.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0℃,可采用碘钨灯、电炉或水浴等增温方式对胶使用前预热至30∽50℃左右使用,应注意不得让水混入桶内。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5℃,建议对粘贴部位也加温0℃以上,并维持24小时以上。
11.5.结构胶完全固化后为级材料,但未固化前个别组分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而且胶固化后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员应注意适当的劳动保护,如配备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人体直接接触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
11.6.周围环境温度越高,每次配胶量越大,可操作时间越短。预估适用期内的每次配胶量,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11.7.纤维布使用中易产生线屑、毛羽,若附着皮肤会产生刺激而瘙痒,若吸入会引起喉咙、气管、肺的伤害。所以施工时好着工作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施工完毕用肥皂水将外漏部位清洗干净。碳纤维有导电性,不要与电源接触。浮游空气中的线屑、毛羽也可能造成短路和电器故障。场所宜适当通风。

留言板

  • 碳纤维浸渍胶碳布胶碳胶结构补强碳纤维浸渍胶七台河碳纤维浸渍胶结构加固碳纤维浸渍胶碳纤维浸渍胶厂家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公司资料

辛普顿(大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韩曦震
  • 辽宁 大连
  •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 2015-03-24
  • 人民币1000000万
  • 小于50
  • 合成胶黏剂
  • 无声破碎剂,粘钢胶,建筑结构胶,碳纤维布胶
小提示:七台河结构补强碳纤维浸渍胶施必达品牌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
路海兵: 18604084810 让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