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反渗透氧化还原剂,反渗透还原剂RO膜,膜系统还原药剂,液体还原剂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即使加入了还原剂之后,水仍有可能呈现氧化性,而且Fe、Cu 等金属离子会强化这种倾向,在海水淡化系统中为常见。NaCl、NaHCO3 和铜的协同作用能促进这种氧化能力,在情况严重时,应采用氧化-还氧电势(ORP)进行监测。
通常不允许使用二氧化氯作为膜元件的杀菌剂,它与氯的杀菌作用相似,但杀菌效能等于或略氯,与溶解氯不同之处在于,ClO2 仅作为氧化剂不起氯的加成反应作用,因而对膜的破坏潜力较低。
但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存在就会催化ClO2 对膜的降解反应,选用ClO2 可能会出现损坏膜性能的结果。
使用过的膜元件的储存/保护
1. 如果膜元件由压力容器内移出进行运输及保存时,膜元件用500‐1000ppm的还原剂溶液进保护。
2. 使用食品级药剂配置还原剂保护液。
3. 使用软化水或者不含余氯的水,好使用反渗透或者纳滤产水进行保护溶液配置。
将膜元件放在保存溶液中浸泡大约1小时后,将膜元件从溶液中取出,并包装在氧气隔离袋中,将袋子密封并贴上标签,标明包装日。
4. 在膜元件被包装及保护后,其保存条件与新膜元件保存条件一致。
保护液 pH值
还原剂在受到氧化时容易产生硫酸,硫酸会降低保护液的pH值。务必保护液的pH值不低于3,每3个月需要对保护液pH值进行检测,如果pH值低于3,需要重新配置新鲜还原剂保护液。
活性炭脱氯并不存在吸附饱和问题,只是损失活性炭而已,因此,活性炭用于脱氯时,可以运行很长时间。此外,活性炭也能除去水中的臭味、色度和有机物等,作为此功能使用时,活性炭使用到一定时间,为了恢复其吸附活性,需要进行再生或更换。
过量的余氯会造成RO/NF膜的氧化,导致脱盐率降低、缩短使用寿命,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膜报废。对于采用市政中水与自来水作为水源的膜处理系统,近期请关注进水的余氯值,可以增加检测频率,若余氯出现升高的情况,可以适当减少预处理单元中氧化性杀菌剂的投加量或加大膜系统前还原剂的投加量,确保将膜系统进水的余氯值保持在0.1ppm以下,规避膜系统氧化的风险,保障膜系统的安全运行。
RO系统
1.反渗透供水泵:本系统配置低压泵,为反渗进水提供必要的动力源。
2.还原剂投加系统:由于系统中加入了氧化性杀菌剂NaClO,氧化性,可氧化反渗透膜,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去除。本系统采用在水中加入还原剂的方法来去除余氯,反渗透进水中不含余氯。
还原剂采用NaHSO3,反应如下:NaHSO3+HClO—→ NaHSO4 +HCl
在反渗透进水中投加还原剂,用于还原进水中剩余氧化剂,系统安全运行。
还原剂投加量视加入的杀菌剂量而定。
3.阻垢剂投加系统:阻垢剂加药装置的作用是在经预处理后的生水进入反渗透之前,加入率的阻垢剂,以防止反渗透浓水侧产生结垢。
反渗透的工作过程是原水在膜的一侧从一端流向另一端,水分子透过膜表面,从原水侧到达另一侧,而无机盐离子就留在原来的一侧,随着原水逐步得到浓缩,水分子不断从原水中取走,留在原水中的含盐量逐步增大,即原水逐步得到浓缩,而终成为浓水,从装置中排出。
浓水受浓缩后各种离子浓度将成倍增加。自然水源中Ca2+、Mg2+、Ba2+、Sr2+、HCO3-、SO42-、SiO2等倾向于产生结垢的离子浓度积一般都小于其平衡常数,所以不会有结垢出现,但经浓缩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积都有可能大大超过平衡常数,因此会产生严重的结垢。
判断水结垢的标准是:a)对于碳酸盐以浓水侧朗格利尔饱和指数(LSI)为基准;当LSI<0时不结垢,LSI>0时结垢;b)对于硫酸盐垢,是以饱和指数来确定的,水中阳、阴离子的浓度积与平衡常数的比值即为饱和指数。当饱和指数小于1时不结垢,反之就会出现结垢。
————— 认证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