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助剂>水处理药剂>平衡复合酶的应用原理 免费发布水处理药剂信息
广告
热门浏览

平衡复合酶的应用原理

更新时间:2024-12-31 13:24:01 信息编号:592mskhas9278f
平衡复合酶的应用原理
1201-99千克
110100-199千克
100≥ 200千克
  • 120.00 元

  • 海畅清

  • 水处理药剂

  • 平衡复合酶,复合酶

分享

详情介绍

平衡复合酶的应用原理

产品别名
平衡复合酶,复合酶,复合酶原理
面向地区
品牌
海畅清
用途
水处理药剂
CAS
其它
产品等级
优级品
外观
无色透明
有效物质含量
80
执行质量标准
国标
类型
污水处理

平衡复合酶


背景技术:

2.河湖等自然水体属于开放性水体,易受雨污混排,农业面源污染、地表径流、大气降尘等周边环境的影响。
3.目前,城市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处理率高达90%以上,但是雨水管道晴天流速较低,污染物沉淀,不存在雨水溢流现象。而雨天沉积污染物受管道汇流雨水冲刷泛起进入河道水体,形成“零存整取”的污染效应,对河道造成冲击,由于截污纳管条件受限,某些地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仍存在污水直排的现象。
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本发明的河道水体生态治理修复方法,对雨污混排口的污水进行初步净化,可以减轻河道的污染压力;在河道的沿岸区域和主河道之间设置透水帷幕,可以治理沿岸的渗漏污染问题,降解面源污染;对河道的水体、底泥进行修复,构建了水体微生物相,可以快速分解和消除水体的内源污染,达到净化河道水体水质的目的,解决河道雨水污染的“零存整取”污染效应。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
7.根据能够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步骤s1:在雨污与河道的混排口处构建点源预处理净化模块,对所述混排口排出的混排污水进行点源初步净化,减轻所述河道的污染压力;
9.步骤s2:沿所述河道的河岸设置面源污染净化模块,分隔所述河道的河岸区域和主河道,净化修复所述河岸区域透过所述面源污染净化模块汇入所述主河道的水体;
10.步骤s3:向所述河道的水体中投入底泥稳定修复剂,钝化修复所述河道底部沉积的底泥相,改善所述底泥相的厌氧环境;待所述底泥相的厌氧环境改变后,在所述底泥相上铺设沉水植物修复毯;
11.步骤s4:向所述河道内投入平衡复合酶,分解和消除所述河道水体的内源污染;所述平衡复合酶在水体中的投加量为1~500ppm;
12.步骤s5:在所述河道上构建生态浮动湿地,并在所述河道内铺设曝气模块;所述生态浮动湿地上悬挂有活性净化草和缓释微生物净水组件,形成好氧环境净化河道水体的水质;所述曝气模块为所述河道的水体净化增氧。
13.根据能够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步骤s1中,所述点源预处理净化模块包括:
14.多个透水组件,每个所述透水组件内填充有固定化缓释微生物颗粒和透水填料,所述固定化缓释微生物颗粒与所述透水填料的填充比例为(0.05-20):1;所述透水组件悬
挂于所述混排口处,或放置于所述混排口的水下;多个所述透水组件并排摆放或堆砌;
15.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透水组件上方,所述水生植物在所述透水组件上的种植密度为4~36株/m2,所述水生植物包括美人蕉、菖蒲、旱伞草、鸢尾、花叶芦竹、再力花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
16.根据能够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所述固定化缓释微生物颗粒由生物菌、膨润土、白炭黑、硅藻土、驯化酶和营养基制成;其中,所述生物菌包括放线菌、光合菌、酵母菌、芽孢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
17.根据能够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所述透水填料包括活性沸石、火山岩、陶粒、白云石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
18.根据能够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步骤s2中,所述面源污染净化模块包括浮体和景观透水帷幕,所述景观透水帷幕设置在浮体上,并悬浮于所述河岸区域和所述主河道之间的水体上,所述景观生态帷幕由粗滤层、精滤层、生物吸附层、生物净化层和生物膜脱落层组成,所述粗滤层、精滤层、生物吸附层、生物净化层和生物膜脱落层均可透水;所述浮体上种植有二水生植物,所述二水生植物包括美人蕉、菖蒲、旱伞草、鸢尾、花叶芦竹、再力花、穗花狐尾藻、水芹菜、铜钱草和水葫芦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所述二水生植物在所述浮体上的种植密度为4~36株/m2。
19.根据能够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步骤s3中,所述底泥稳定修复剂包括生物无害复合矿物、生物种源库和天然促进剂组成,所述生物无害复合矿物、生物种源库和天然促进剂组成的质量比为1:(0.2-1):(0.05-0.2)。
20.根据能够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步骤s3中,所述沉水植物修复毯包括底毯和种植于所述底毯上的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密度为30~200株/m2;所述底毯的材质为椰棕、聚丙烯、聚氨酯和聚丁烯中的任意一种。
21.根据能够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步骤s4中,所述平衡复合酶由游离氨基酸、有机酸、氮磷钾、微量元素、小肽、维生素、梭状芽孢杆菌、芽孢杆菌、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抗病因子制成,所述平衡复合酶的微生物数量在103~104亿cfu/ml,酶活力>99%。
22.根据能够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步骤s5中,所述活性净化草的材质为碳素纤维、聚酯纤维、动物纤维、植物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所述活性净化草的排布密度为0.2~5根/m2。
23.根据能够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步骤s5中,所述曝气模块为微纳米曝气装置、扬水曝气装置、鼓风曝气装置、沉水曝气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5.本发明的河道水体生态治理修复方法,对雨污混排口的污水进行初步净化,可以减轻河道的污染压力;在河道的沿岸区域和主河道之间设置透水帷幕,可以治理沿岸的渗漏污染问题,降解面源污染;对河道的水体、底泥进行修复,构建了水体微生物相,可以快速分解和消除水体的内源污染,达到净化河道水体水质的目的,解决河道雨水污染的“零存整取”污染效应;本发明在雨污混排口对水质进行净化,消除点源污染,减少了河道中汇入的污染量,再对河道进行修复,解决河道的内源污染,减少底泥污染和水体污染物,构建的生态系统,提高水体水质,达到净水的目的;大程度的降低雨污混排、污染渗漏对河道生态
系统的影响,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健康持久,达到净化河道水体水质的目的。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
29.基于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河道水体原位生态治理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步骤s1:在雨污与河道的混排口处构建点源预处理净化模块,对所述混排口排出的混排污水进行点源初步净化,减轻所述河道的污染压力;
31.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点源预处理净化模块包括:透水组件,所述透水组件内填充有固定化缓释微生物颗粒和透水填料,所述固定化缓释微生物颗粒与所述透水填料的填充比例为(0.05-20):1;所述透水组件悬挂于所述混排口处,或放置于所述混排口的水下;所述透水组件并排摆放或堆砌;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透水组件上方,所述水生植物在所述透水组件上的种植密度为4~36株/m2,所述水生植物包括美人蕉、菖蒲、旱伞草、鸢尾、花叶芦竹、再力花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
32.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固定化缓释微生物颗粒由生物菌、膨润土、白炭黑、硅藻土、驯化酶和营养基制成;其中,所述生物菌包括放线菌、光合菌、酵母菌、芽孢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
33.在一些实例中,所述透水填料包括活性沸石、火山岩、陶粒、白云石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
34.在一些实例中,透水组件是透水网篮,将固定化稀释微生物颗粒和透水填料装填于透水网篮之中,透水网篮可以是采用钢筋、塑料或铁丝制作为方形的框架;在雨污与河道的混排口的汇流处设置汇流区域,将多个透水网篮通过并排摆放或堆砌摆放的方式设置在汇流区域,当透水网篮可悬挂在汇流区域的岸边,也可放置到汇流区域的水下,以使得雨水通过透水网篮后与河道水体汇合。
35.步骤s2:沿所述河道的河岸设置面源污染净化模块,分隔所述河道的河岸区域和主河道,净化修复所述河岸区域透过所述面源污染净化模块汇入所述主河道的水体;
36.在一些实例中,所述面源污染净化模块包括浮体和景观透水帷幕,所述景观透水帷幕设置在浮体上,并悬浮于所述河岸区域和所述主河道之间的水体上,所述景观生态帷幕由粗滤层、精滤层、生物吸附层、生物净化层和生物膜脱落层组成,所述粗滤层、精滤层、生物吸附层、生物净化层和生物膜脱落层均可透水;所述浮体上种植有二水生植物,所述二水生植物包括美人蕉、菖蒲、旱伞草、鸢尾、花叶芦竹、再力花、穗花狐尾藻、水芹菜、铜钱草和水葫芦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所述二水生植物在所述浮体上的种植密度为4~36株/m2。
37.在本实施例中,景观生态帷幕内形成厌氧-兼氧-好氧的微生物处理体系,景观生态帷幕上端有漂浮气囊装置和固定卡口装置,使得景观生态帷幕立的悬浮于水中,当然为了提升景观生态帷幕悬浮的稳定性,景观生态帷幕上也可固定泡沫、浮板、浮水管道等浮体;当然为了防止景观生态帷幕偏移,在景观生态帷幕的底端设置有配重筒,用铁链固定,或在配重筒内填充沙子、石子、建筑废料等填充物,以调整景观生态帷幕的重心靠近景观生态帷幕的底部,在河道水体波动时,能够保持景观生态帷幕的悬浮稳定性。
38.步骤s3:向所述河道的水体中投入底泥稳定修复剂,钝化修复所述河道底部沉积的底泥相,改善所述底泥相的厌氧环境;待所述底泥相的厌氧环境改变后,在所述底泥相上铺设沉水植物修复毯;
39.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底泥稳定修复剂包括生物无害复合矿物、生物种源库和天然促进剂组成,所述生物无害复合矿物、生物种源库和天然促进剂组成的质量比为1:(0.2-1):(0.05-0.2)。
40.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沉水植物修复毯包括底毯和种植于所述底毯上的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密度为30~200株/m2;所述底毯的材质为椰棕、聚丙烯、聚氨酯和聚丁烯中的任意一种。
41.本实施例中,投放的底泥稳定修复剂均匀的平铺于底泥相上,要求将河道水体的底泥相完全覆盖,为了底泥稳定修复剂能够完全覆盖,选择河水流动稳定的河道区域,投入底泥稳定修复剂,投放后,河水流速变化可能会导致底泥稳定修复剂局部富集,因此需要检测河水中水体的流速变化,对底泥稳定修复剂被河水裹挟的风险进行预判,在缺失区域中重新补入底泥稳定修复剂,促使底泥相转化形成较好的土壤团块结构,后再铺设沉水植物修复毯,沉水植物修复毯上有多种酶、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可快速促使沉水植物生长,辅以曝气、药剂等方式,可以消减底泥中的污染物质,起到固化底泥物质、净化水质、美化河底景观的作用。
42.步骤s4:向所述河道内投入平衡复合酶,分解和消除所述河道水体的内源污染;所述平衡复合酶在水体中的投加量为1~500ppm;
43.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平衡复合酶由游离氨基酸、有机酸、氮磷钾、微量元素、小肽、维生素、梭状芽孢杆菌、芽孢杆菌、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抗病因子制成,所述平衡复合酶的微生物数量在103~104亿cfu/ml,酶活力>99%。
44.步骤s5:在所述河道上构建生态浮动湿地,并在所述河道内铺设曝气模块;所述生态浮动湿地上悬挂有活性净化草和缓释微生物净水组件,形成好氧环境净化河道水体的水质;所述曝气模块为所述河道的水体净化增氧。
45.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活性净化草的材质为碳素纤维、聚酯纤维、动物纤维、植物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所述活性净化草的排布密度为0.2~5根/m2;活性净化槽为仿生生态草,具有的吸附性和生物亲和性,微生物群易在其表面形成粘着性活性生物膜,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吸收、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46.本实施例中,缓释微生物净水组件是将固定化缓释微生物剂和透水净化材料放置在特制网状透水组件内制备而成,固定化缓释微生物剂由生物菌、膨润土、白炭黑、硅藻土、驯化酶、营养剂制成的颗粒状固定化缓释微生物剂,生物菌包括放线菌、光合菌、酵母菌、芽孢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透水净化材料由活性沸石、火山岩、陶粒、白云石中
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制成;固定化缓释微生物剂与透水净化材料的填充比例为1:0.01-10。
47.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曝气模块为微纳米曝气装置、扬水曝气装置、鼓风曝气装置、沉水曝气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曝气模块固定在生态浮动湿地旁,为河道水体的治理增氧。
48.本发明的河道水体生态治理修复方法,对雨污混排口的污水进行初步净化,可以减轻河道的污染压力;在河道的沿岸区域和主河道之间设置透水帷幕,可以治理沿岸的渗漏污染问题,降解面源污染;对河道的水体、底泥进行修复,构建了水体微生物相,可以快速分解和消除水体的内源污染,达到净化河道水体水质的目的,解决河道雨水污染的“零存整取”污染效应;;本发明在雨污混排口对水质进行净化,消除点源污染,减少了河道中汇入的污染量,再对河道进行修复,解决河道的内源污染,减少底泥污染和水体污染物,构建的生态系统,提高水体水质,达到净水的目的;大程度的降低雨污混排、污染渗漏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健康持久,达到净化河道水体水质的目的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

相关推荐产品

留言板

  • 平衡复合酶复合酶复合酶原理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北京海畅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平衡复合酶的应用原理”详细介绍,包括平衡复合酶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不是你想要的产品?点击发布采购需求,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平衡复合酶的应用原理”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留言询价
×